16.
原子習慣 ~ 4 步驟,帶出卓越人生!
亞里斯多德曾說:「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,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,而是一種習慣。」
在《原子習慣》一書中提到:養成好習慣,只要四個簡單的步驟!
為什麼習慣這麼重要?
當我們養成習慣,行為就變得更不費力,假設你每天都進步 1%,一年後就會進步 37 倍,但假設你每天退步 1% ,一年後就會退化到趨近於 0,所以如果我們開始養成一些好習慣,就可以掌握人生、改變命運。
想養成好習慣,要先了解並拆解壞習慣的產生過程。
例如,「半夜吃零食」的壞習慣是怎麼發生的?
可能是「你在客廳看電視,零食(提示)擺在一旁,當看到零食,頭腦就告訴你這很好吃唷(過去快樂的記憶),然後你伸手拿起零食來吃(輕而易舉的行動),脆脆的口感(即時回饋)讓你一口接著一口(身體的慣性)。」
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「提示」會喚起「具有誘惑的回憶」,產生「輕而易舉的開始」,進而「得到即時的回饋」,最後讓我們「慣性的做下去」。
明白這個過程後,就可以利用同樣的原理去養成好習慣,以下有四個步驟,試試看,你一定可以辦的到!
- 讓提示顯而易見
就像以上例子,如果客廳裡沒有零食這樣的「提示」,你會莫名其妙的突然想吃零食嗎?應該比較不會。所以養成習慣的第一步,就是重新設計你所處的環境,「讓好提示顯而易見,並讓壞提示隱而不現」。
- 讓習慣有吸引力 (動機)
為什麼會想吃零食?因為曾經吃過,而且它讓你產生愉悅感,所以快樂的回憶讓大腦認為「吃零食 = 開心」,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大腦會「先開心」的機制來騙自己,這樣在執行好習慣時就可以感到快樂。
怎麼做呢?那就是在執行完「你希望養成的好習慣」後,立刻執行「原本就會令你開心的事情」。
- 讓開始輕而易舉
試想,如果吃餅乾前必須打開櫃子或出門購買,需要耗費的能量增加了,那你執行的意願是不是也降低了呢?
習慣之所以能無意識的執行,就是因為大腦不想花能量去思考,而我們的身體也偏好節能。
所以,想養成跑步的習慣,試試先告訴自己「我只要踏出家門就好」,想寫書就告訴自己「我先寫一行就好」,只需要一個簡單的開頭,有了輕而易舉的開始,就會有自然而然的展開。
- 讓獎賞令人滿意
人是喜歡即時反饋的生物,那怎麼讓希望養成的好習慣,也能有即時回饋呢?
方法很簡單,就是「追蹤習慣」!這個好處在於讓你把努力的過程「視覺化」。
你可以找個存錢筒或開啟帳戶,再想個獎勵,但切記這個獎勵不能跟你的習慣違背,比如你要減肥,給自己的獎勵卻是一頓大餐,那就矛盾了。
又例如,你想養成運動的好習慣,給自己的獎勵是「泰式按摩」,這就很合理。
之後每次運動完,就投入 100 元,看著金額日漸增加的存錢筒或帳戶,這個「視覺回饋變化」,就可以使大腦上癮,而最後的按摩獎勵,則是讓你願意再次行動的誘餌。
因此,重點就在於「讓過程視覺化,即時回饋你的努力」及「 讓行動後的獎賞令你滿意」。
如此一來,你就成功製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好習慣循環。
是時候開始養成好習慣,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期待與無限可能。
亞里斯多德曾說:「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,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,而是一種習慣。」
在《原子習慣》一書中提到:養成好習慣,只要四個簡單的步驟!
為什麼習慣這麼重要?
當我們養成習慣,行為就變得更不費力,假設你每天都進步 1%,一年後就會進步 37 倍,但假設你每天退步 1% ,一年後就會退化到趨近於 0,所以如果我們開始養成一些好習慣,就可以掌握人生、改變命運。
想養成好習慣,要先了解並拆解壞習慣的產生過程。
例如,「半夜吃零食」的壞習慣是怎麼發生的?
可能是「你在客廳看電視,零食(提示)擺在一旁,當看到零食,頭腦就告訴你這很好吃唷(過去快樂的記憶),然後你伸手拿起零食來吃(輕而易舉的行動),脆脆的口感(即時回饋)讓你一口接著一口(身體的慣性)。」
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「提示」會喚起「具有誘惑的回憶」,產生「輕而易舉的開始」,進而「得到即時的回饋」,最後讓我們「慣性的做下去」。
明白這個過程後,就可以利用同樣的原理去養成好習慣,以下有四個步驟,試試看,你一定可以辦的到!
讓提示顯而易見
就像以上例子,如果客廳裡沒有零食這樣的「提示」,你會莫名其妙的突然想吃零食嗎?應該比較不會。所以養成習慣的第一步,就是重新設計你所處的環境,「讓好提示顯而易見,並讓壞提示隱而不現」。
讓習慣有吸引力 (動機)
為什麼會想吃零食?因為曾經吃過,而且它讓你產生愉悅感,所以快樂的回憶讓大腦認為「吃零食 = 開心」,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大腦會「先開心」的機制來騙自己,這樣在執行好習慣時就可以感到快樂。
怎麼做呢?那就是在執行完「你希望養成的好習慣」後,立刻執行「原本就會令你開心的事情」。
讓開始輕而易舉
試想,如果吃餅乾前必須打開櫃子或出門購買,需要耗費的能量增加了,那你執行的意願是不是也降低了呢?
習慣之所以能無意識的執行,就是因為大腦不想花能量去思考,而我們的身體也偏好節能。
所以,想養成跑步的習慣,試試先告訴自己「我只要踏出家門就好」,想寫書就告訴自己「我先寫一行就好」,只需要一個簡單的開頭,有了輕而易舉的開始,就會有自然而然的展開。
讓獎賞令人滿意
人是喜歡即時反饋的生物,那怎麼讓希望養成的好習慣,也能有即時回饋呢?
方法很簡單,就是「追蹤習慣」!這個好處在於讓你把努力的過程「視覺化」。
你可以找個存錢筒或開啟帳戶,再想個獎勵,但切記這個獎勵不能跟你的習慣違背,比如你要減肥,給自己的獎勵卻是一頓大餐,那就矛盾了。
又例如,你想養成運動的好習慣,給自己的獎勵是「泰式按摩」,這就很合理。
之後每次運動完,就投入 100 元,看著金額日漸增加的存錢筒或帳戶,這個「視覺回饋變化」,就可以使大腦上癮,而最後的按摩獎勵,則是讓你願意再次行動的誘餌。
因此,重點就在於「讓過程視覺化,即時回饋你的努力」及「 讓行動後的獎賞令你滿意」。
如此一來,你就成功製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好習慣循環。
是時候開始養成好習慣,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期待與無限可能。
來源:
https://youtu.be/NLZFTLHQk5Y
透過連結,您可以觀看原作者「I.N.G」在 YouTube 上更多的影片喔
Q. 嵌入 YouTube 影片合法嗎?
完全合法,請參考智慧財產局的說明
https://topic.tipo.gov.tw/copyright-tw/cp-407-854076-71c22-3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