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心中在想要做點事,是很難產生堅定的決斷的。
「想做點事」是一種目標。譬如想得到百萬元、想結婚、想出國旅行: ·等,都是一種目標 沒有目標就不會有行動。在今日的世界上,幾乎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。只要有目標,努力實行就必然會有結果的°
但是光只有目標還是無法成就事業。我們常常想做很多事情,結果卻經常一事無成。這時候徒然抱怨社會的不公,是無濟於事的,因爲每一個人都忙著過自己的生活,根本無暇理會你的悲傷,畢竟決斷是自己的事情。
因此,有了目標之後,應該想辦法將這個目標提昇爲一種非完成不可的使命感。如此便可針 對目標,尋求達到目的的方法,並做正確的決斷。
人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原諒自己,所以即使心中有許多理想抱負,如果沒有壓力或迫切的需求 時,往往很難做出果決的決斷。
被迫去做一件事,的確是件非常痛苦和乏味的事;但如果能在自己心中不斷發出熱誠,以積 極的態度去待人處事,那麼卽使是再艱難的任務也必然能够全心投入。換句話說,決斷並非爲人 逼迫下不得不做的決定;相反地,應該是一種出於爲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。
當然,一個人有了滿腔的熱誠,如果做事不加深思,冒然決斷,也不見得就能獲得百分之百 的成功。因爲事情的成功與否,有時也需要靠一些運氣。
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」偶而遭受一些失敗是在所難免的。一個人如果在經過深思熟慮後 還遭到失敗,那麼即使事有不成,也會感到心安理得,並能冷靜分析失敗的原因,做爲下次努力的教訓。這種精神必然會在未來漫長的人生旅程上發生作用。同時,這與害怕冒險、逃避問題和 好逸惡勞的人生觀所造成的失敗,是絕不可同日而語的。
一生當中都未遭受失敗的人,也可能是沒有做過大事業的人。這種人所做的事因爲沒什麼成 敗得失可言,故也必然不足爲人所道。反之,一個勇於面對問題,勤奮努力的人,即使不幸失敗 ,也仍然是值得人們學習和敬佩的。一個人如果能在失敗中不屈不撓,愈挫愈勇,在惡劣的環境 中建立新的使命感,他的成功是可以預期的;也唯有如此,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。
今天: | ![]() ![]() ![]() |
昨天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本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本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平均: | ![]() 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