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知014:改掉壞習慣,形成新習慣,方法一二三
【自知014:如何最快速改掉壞習慣形成新習慣?習慣,大家都知道,是因為簡單的事情經過多次重複之後,產生的身體記憶對大腦進行應激刺激,進而有不自主地條件反射,作用於某個動作,某個行為,某個思維。
前面探討過,一個小的習慣形成至少需要21天時間,一個比較穩定的習慣形成則需要至少3個月的時間。真正的好習慣,是受用一生的,也會踐行一生。好的習慣是人生最好的朋友,他們陪伴著你快樂前行。
可是,有些習慣也會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,習慣也需要修正。有些是知識的認知導致的,有些是時代發展導致的。以前以為晨跑晨練是最好的習慣,隨著科學進步,人們發現早晨並不是一天中最適宜鍛鍊的時間段,這個時間段空氣污染往往最重,前一晚的「塵埃落定」導致了空氣中的微小粒子增多,空氣指數很高。還有,從人體的生物鐘來看,早晨是各個器官復甦逐漸恢復活力和張力的時候,得有一個過程,這個時候貿然去鍛鍊,會導致身體對方負荷驟然增加,長此以往會大傷元氣。
所以說,我們我不斷形成好的新習慣,改掉那些不科學的不合時宜的壞的舊習慣。
大家知道,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頗費周折,要改掉這些習慣,也非等閒之事。
凡事找方法,總是有出路的。就算過程難一點,但還是可以不斷完善我們的生活習性。
方法一:專注,還是專注。把專註裡定格在新習慣上,完全忘掉相關的壞習慣。也就是說得換一種思考方法,把專注的重點挪移到將要去做的事情上,而不是總想著怎麼去改變自己的行為。這麼做,從心理學上來講,是很有道理的。因為,我們的習慣系統是因為重複某個新動作或新行為而逐漸形成的,絕對不是不斷改變舊習慣而形成的,也不是靠避免犯某個錯誤而形成。如果,你一直想著不去做一件事,你可能心裡一直想著這個事情,「不要不要……」你的心力根本不會被牽引到新的事情上來。打個比方,你想改變自己拖延的習慣,徹底改掉不守時的壞習慣,養成準時守信新習慣。有一天,你的朋友約了下午2點到達目的地,心裡不要老是念叨「不要遲到,不要遲到」,而是忘掉自己會遲到這個習慣,直接向著2點趕到這個事情,這樣你就就會提前計劃出發時間,出發時間提前定下了,你就會想著該做多少準備該多少時間準備好,一環扣一環,你才不會遲到,長此以往,守時守信新習慣就會形成於無形中。
方法二:環境,改變環境,破壞掉舊習慣的土壤。任何一個習慣都是依存在一定的環境之上的,你只有釜底抽洗,才能從根本上抑制舊習慣從而為新習慣提供機會。比方說,把我們的床頭的電腦挪開,擺上各種有意思的圖書,你就會遠離睡前遊戲進而養成睡前看會書的好習慣。還有,就是如果你老是手機不離手,一天24小時,恨不得時時抱著手機,來微信了,軟體有更新了,有人推送信息了,不管是「叮咚」還是「滴答」,你的心都會被牽著走。這樣的壞習慣幾乎是一種時代通病,咋辦呢?我的做法是,想著自己要去做的事情,把手機暫時擱置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,如廁所和餐桌抽屜,萬一找不到了,還可以找找玩,也算是一種運動。這樣做的好處,你會暫時忘掉手機,進而把你想做的一個事情及時做了,也許這個新事情只需要耗費你半個小時,也許幾分鐘,根本不會影響到你看手機。
方法三:切斷,暫時切斷時間,其實這一點是方法一和二的加強版,該有的專注和環境改變都不可或缺。什麼叫切斷呢?就是如方法二里最後提到的那樣,某一個小時或一個時間段,把自己隔離出來,完全不去想別的事情,只想馬上要做的事情。比方說,周六日,一定暫時切斷工作,不要去看郵件,不要去接工作電話,不去參加工作聚會。這樣一來,你可以在短短的兩天內干很多事情,比方說我自己,這兩天我至少可以寫上幾萬字的作品。還有,比方說每天給自己預留一兩個小時用來快走和鍛鍊,那個時間段要與外界完全切斷,最好手機都不帶,帶上計步器就可以了。這個時間段,你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運動,也可以一邊聽「讀書堂」知識電台,一邊快走。兩個小時下來,你會有諸多的頓悟和靈感關顧,平日裡困擾你許久的問題,也許頃刻間就有了答案,也許,一個大膽的全新的創意臨空而出。如果,你知道這個好方法如此神奇,還如此易於去踐行,何樂不為呢?
特別聲明:本文為劉燁原創,如果你想讀到更多的心理學文章,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「劉燁」
今天: | ![]() ![]() ![]() |
昨天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本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本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平均: | ![]() ![]() ![]() |